行业动态

甘肃省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“十四五”交通投资5000亿元

发布时间:2021-12-27

中国经济新闻网讯在日前召开的甘肃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,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刘建勋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甘肃交通运输将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努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,为甘肃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当好开路先锋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,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(不含铁路)约5000亿元。预计到2025年,全省高速及一级公路建成里程突破8000公里,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,具体步骤为,2021年实现4个县(市)通高速、2022年2个、2023年5个、2024年4个、2025年4个。另外,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85%以上,普通省道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;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%,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;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1个,通用机场达到5个;内河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提高;把兰州、酒嘉打造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。把这些目标概括为“聚焦两通冲千亿”:“两通”是实现县县通高速、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通硬化路,“冲千亿”是每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,发挥交通拉动投资主力军、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和促进消费催化剂的作用。

围绕“十四五”交通运输发展总体目标,甘肃将重点推进四大任务。

一是打造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的枢纽通道新高地。加快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,重点巩固提升两条横向通道(亚欧大陆桥战略通道、兰州—陇东—延安通道),建设完善七条纵向通道(兰州—重庆、兰州—成都、银川—兰州—西宁、延安—平庆—天水—陇南—九寨沟—成都、银川—庆阳—西安、口岸—酒嘉—格尔木、内蒙古—金武—西宁),强化兰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。同时,加速国省干线提质升级,实施重要城镇过境路段提质改造,加快省际出口路段建设,提高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、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,加强干线路网与城市路网、交通枢纽等有机衔接,更好地发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效能。

二是打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服务新高地。推动城市群、都市圈、城市带间道路快速直达客运发展,持续推进国家“公交都市”建设,稳步推进城区公交逐步向城郊延伸,推动出行服务更加便捷舒适。鼓励发展网络货运,推广应用多式联运和共同配送,优化分拨中心、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三级城市配送节点体系,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,推进货运服务更加高效经济。壮大运输市场主体,提高运输装备水平,加快客运服务智能化和货运物流信息化,促进运输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三是培育融合创新集群拓展的路衍经济。推动交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加快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“交响丝路1号线”等项目,实现旅游城市快速通达、旅游景区快速联通,建成集“吃住行游购娱”为一体的“慢游”交通网络,服务区域旅游和长征、长城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特色旅游发展。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,建立“种植基地+生产加工+商贸流通+物流运输+金融服务”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。大力发展枢纽经济,依托陆港和空港建设,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临港经济区、临空经济区。推动主题服务区特色发展,在环兰、连霍、京藏高速等重要路段,打造特色鲜明的主题服务区,推动“服务区+物流”等模式发展,加快推进智慧服务区和绿色服务区建设。推进交通资源综合开发,充分挖掘沿线矿产、旅游、物流等资源,拓展能源及原材料销售业务,努力打造千亿级路衍经济产业集群。

四是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加快《甘肃省道路运输条例》《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》等法规制度修订,出台《甘肃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》,加快交通法律法规立、改、废、释步伐,完善行业法规标准体系。支持交通科技创新中心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等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发展,强化科技创新能力。

围绕“十四五”交通运输发展四大任务,甘肃交通部门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“强引擎”和“硬支撑”的作用,全面打通大动脉、畅通微循环,厚植新优势、壮大新动能,推动甘肃交通运输发展大提速、大升级、大畅通。同时从组织、资金、要素、人才、实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,确保规划目标、重点任务全面落地。



新闻来源:中国经济新闻网
更多交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:出行365

热点新闻

更多>